嬰幼兒蛀牙的成因, 預防及治療方法 - 高露潔香港

幼兒蛀牙及其預防方法

寶寶的第一顆牙齒,可能是您見過最小、最可愛的東西。但當寶寶蹣跚學步時,那些可愛的乳齒就有機會出現蛀壞的跡象。

蛀牙不只是成年人的問題。HK01引用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對香港幼童期蛀牙高危因素研究的結果,發現在5,167名3歲幼稚園兒童中,22%幼童有一隻或以上的蛀牙,其中3.4%人的蛀牙已深入牙髓。

那麼,是甚麼原因導致幼兒蛀牙呢?我們會為您提供答案,以及預防和治療方法。相信您也希望孩子能繼續保持可愛和健康的乳齒。

甚麼導致幼兒出現蛀牙?

當口腔中的細菌開始吞噬乳牙時,就會出現幼兒蛀牙(又稱齲齒)。幼兒蛀牙由以下四個常見的原因造成,而這些都可以預防的。

含着奶瓶睡覺:即我們常說的奶瓶性蛀牙,或正式稱為幼兒早期齲齒(Early Childhood Caries, ECC)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您在午睡或夜晚睡覺時,讓寶寶用奶瓶飲奶或果汁。奶瓶中的含糖液體可以在寶寶的嘴裡停留數小時甚至整夜。這種環境成為細菌的理想溫床,讓細菌繁殖並形成酸素,然後侵蝕牙齒。

不良的飲食習慣:如果您讓寶寶隨時用奶瓶飲奶或果汁,這同樣有助細菌滋長,就像讓寶寶長時間吸吮糖果或進吃很多含糖食物一樣。

牙科保健不足:沒有定期刷牙或帶寶寶去看牙醫。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幼兒蛀牙。

分享唾液:將奶嘴放入大人口中作清潔,使用寶寶的餐具進食,跟寶寶嘴對嘴接吻,這些都是幼兒口腔護理的禁忌,因為您會將引起蛀牙的細菌從自己的口腔傳播到寶寶的口腔內。

如何預防幼兒蛀牙?

為了防止寶寶口腔中的牙齒蛀壞,秘訣是減少他們的牙齒暴露在糖分中,因為糖分會形成酸素並引起蛀牙。您可以採取以下方法:

在睡前只喝清水:在寶寶睡前或午睡前,只給寶寶喝清水,不要喝牛奶或果汁。

隨身攜帶的奶瓶或水瓶只裝清水。當然,您會想讓寶寶喝牛奶和果汁,以獲得成長所需的營養。但是,最好只讓寶寶在每餐或特定時間飲用,而不是在一整天內慢慢地喝這些飲品。含糖或酸性飲品也是如此,請避免讓寶寶飲用含糖的酸性汽水。

提供更多健康食品,減少含糖小食。在進餐和吃零食時,加入含豐富維他命和礦物質的食物,就能為寶寶的口腔健康帶來明顯的正面影響。

在特定的時間才讓寶寶吃糖果、含糖食品和碳水化合物,而非長時間吸吮或咀嚼這些食品。

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。寶寶進食含糖食物後,請為他刷牙,並確保每天妥善照顧寶寶的牙齒。以下是一些口腔護理習慣,您可以融入唱歌和遊戲,使其變得有趣:

  • 每天至少刷牙兩次(如有需要,可多刷幾次)。請使用:
    • 適合幼兒口腔尺寸的軟毛牙刷
    • 味道溫和的含氟牙膏,確保其不含人造色素、防腐劑或十二烷基硫酸鈉
    • 極少量的牙膏:兩歲及以下使用如米粒般大小的分量,當寶寶能夠吐出牙膏時(約三歲),可以用一粒青豆的分量。
  • 通常在寶寶兩至三歲時,兩顆牙齒開始並排生長,就要輕輕地清潔牙縫。對幼兒來說,用牙線、牙線棒或牙縫刷清潔,效果更佳。

定期檢查口腔。衛生署口腔健康教育事務科議,家長應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後六個月內帶孩子作首次口腔檢查,其後每半年至一年作定期口腔檢查。家長為寶寶的第一次口腔檢查可作以下準備:

  • 告訴寶寶牙醫會照顧他的牙齒;
  • 向寶寶描述牙科診所的環境和牙醫的工作,跟寶寶玩檢查口腔的角色扮演遊戲;
  • 預先告訴寶寶檢查口腔的日期,讓他做好心理準備。

檢查期間,牙醫會:

  • 專業地清潔寶寶的牙齒,確保清除口所有牙菌斑;
  • 及早發現並處理任何牙齒問題;
  • 聆聽您講述關於寶寶的口腔護理流程、習慣和問題;
  • 就其他口腔護理方法、出牙問題及預防方法(如密封劑和氟化物治療)等提供建議
  • 推薦一些有效阻止幼兒某些習慣(如吮吸拇指和依賴奶嘴)的方法。

治療幼兒蛀牙

您當然絕不希望寶寶接受治療蛀牙的療程。不過,視乎蛀牙程度及其造成的損害,寶寶可能需要以下的治療:

  • 補牙:修補輕微蛀牙
  • 鑲配牙冠:如嚴重蛀牙,這樣能防止細菌擴散
  • 拔牙:拔除嚴重蛀壞的牙齒
  • 根管治療:治療蛀蝕部分已接近神經線的牙齒

那麼,為甚麼要護理最終會脫落的乳齒呢?原因包括:

  • 未經治療的蛀牙會引起不適和疼痛,蛀牙亦可能擴散到附近的牙齒。
  • 乳齒嚴重蛀壞,可能會使寶寶難以進食和說話。
  • 嚴重蛀壞的乳齒可能太早掉落,導致恆齒間的距離出現問題,可能需要以牙套矯正牙齒。

讓孩子及早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不僅可以保護孩子的乳齒,更可保護他們的恆齒。同時,這樣做能夠為寶寶的口腔健康打下基礎。從幼兒開始建立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,可預防孩子一生中的牙齒問題!

本文旨在促進人們對常規口腔健康主題的理解並推廣相關知識,並不能替代專業意見、診斷或治療。如果有關於醫療狀況或治療的任何問題,請始終尋求牙醫或其他合格健康護理提供者的意見。